在白宏寬的同事眼中,一年四季,除了有特殊的情預防癌症的方法況,他一周7天幾乎都待在學校里學習、思考和工作。
  【校長名片】
  白宏寬
  生於1958馬爾地夫年12月;
  1978信用卡代償年參加工作,任語文教師,學校團委書記;
  1992年調北京ssd固態硬碟廠商市九中任黨總支副書記;
  1996年組建京源學二胎校,任書記;
  2003年改任京源學校校長至今。
  【校長素描】
  初見白宏寬,感覺他不苟言笑。1個小時對話中,僅有一次,微笑不經意掠過臉龐,但一閃即過。“他時刻在思考問題。”一旁的副校長簡道寅解釋道。
  簡道寅說,作為校長,白宏寬還開設了選修課,這學期是“論語選讀”。“一是可以直接面對學生,可以聽見學生對選修課程的需要和意見,也可以對比這種選修課程跟常規課程有什麼不一樣。”白宏寬說。
  北京京源學校從1996年創辦至今,初創人之一的校長白宏寬,已陪伴學校走了18年。他教育職業生涯的一半時光,都投在了這裡。
  18年來,忍住學生“逃跑”、家長“白眼”,京源學校由一所定位在“孩子不學壞,升學能考個好學校”的初中校,發展成從幼兒園到高中的一貫制學校,高考重點率從個位數,提升到去年的100%。
  回憶當初,從石景山唯一的重點中學黨委副書記,主動請纓到新建小區配建校做“拓荒牛”。白宏寬說,做出這個決定是因為“一直以來,自己心目中都有一個建設好學校的理想”。
  重點校調任小區配套校
  90年代中旬,石景山東部地區(魯谷地區)只有一所中學。1996年前後,石景山區東部地區大發展,新華社等一批單位紛紛入駐,近5萬新居民要入住到該地區。那時,很多入住居民的孩子每天要坐班車到城中心學校上學。
  在這個背景下,石景山區決定在東部地區興辦一所好學校。1996年,京源學校作為附近小區的配套學校成立。
  那年,白宏寬38歲,是當時石景山區唯一的重點中學北京市九中的黨委副書記。同年,他跟北京市九中副校長麻寶山一起,被調入京源學校,分別擔任書記和校長。
  區內教育佈局調整,讓白宏寬踏進京源學校;而倒退19年前,也是個機緣巧合,讓他踏進教育圈。1977年,正面臨高中畢業的他,本要去外地讀書。學校領導找他談話,說要選一批人當老師。作為學生幹部的白宏寬爽快地答應了,三個月培訓後,1978年他做了一名語文老師。
  從學生逃跑到主動擇校
  京源學校剛成立時,從初一年級開始招生。但白宏寬至今仍清晰記得,第一次招生時,一共180個名額,真正來報到的,只有147人,“剩下的學生提出各種理由要求轉學。”當時,新建的京源學校沒有對口小學,生源除周邊居民外,還有其他學校分配來的學生。而提出要走的學生,大部分都是優秀學生。
  “沒有畢業生,沒有中、高考成績,老百姓看這個學校看什麼?只有從校風上讓老百姓看到耳目一新。”白宏寬說,京源學校一建校就制定了嚴格的管理制度,從師生兩個方面,讓社會感受到這個學校“從嚴治校”。
  第二年,仍有學生要求轉學,但人數有所減少;第三年,要求來的學生已經大於學生招生計劃數……之後,學校招生規模從最初的4個班擴大到8個班,最多達到10個班。除了石景山區內生源,周邊海澱、西城、丰台、門頭溝的生源,也願意擇校來京源學校。
  建成15年一貫制學校
  但白宏寬並不滿足,他希望把京源學校建成一所從幼兒園到高中的“一貫制”學校。這個想法也得到了石景山區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肯定和支持。
  “石景山東部地區不僅缺少好學校,還缺少好高中,區里生源大量外流,缺少好高中也是一個重要原因。”1999年,京源學校從幼兒園到高中15年一貫制辦學的架構正式完成。這不僅是石景山“獨一份”,在當時的北京市也只有幾家。不過,高中部成立前三年,生源全區墊底,高考成績也不樂觀。
  只招本校生源創品牌
  “辦學歷史短,社會影響力小,改變不了我們的生源狀況。”2003年,白宏寬由書記轉為校長,正趕上出生率下降、考高中人數逐年減少的階段。就在這時,他大膽地提出一個策略:停止全區招生,只靠本校生源,提高學校質量。
  2003年起,京源高中部開始不招外區、外校學生,只招本校初中畢業學生,“我們也並沒有不讓大家考別的學校,當時我們鼓勵學生,能考市重點的,儘管考。”白宏寬說,但那時學校也盡可能動員中上水平學生留下。
  高中小班化扭轉質量
  這種改革一開始就遭遇了生源驟降。第一年,只招上來37個學生,加上借讀生等,一共才50多個學生,而過去,一個年級要有近200個學生。白宏寬說,當時學校和老師都面臨很大壓力,“學校實行績效工資制,老師工資和教課數量是掛鉤的。”
  一位京源的老師記得,當時他教的班裡只有幾個學生。“一開始還真不適應,但校長跟我們說,即便有一個孩子,我們也要把一個孩子教好。”
  這屆學生高考時,高考成績已經超過了區重點校,僅次於市重點。白宏寬說,2003年首批高中生高考時,學校高考重點率只有5.7%;到了2007年,本科率達到100%,重點率超過了一半;2013年,高考重點率達到100%。
  “我們要有一種志向,並且變成老百姓的信念,上了京源的高中就等於上了好大學。”白宏寬說。
  ■ 對話
  有好生源也要會加工
  新京報:你認為好學校的標準是什麼?
  白宏寬:辦好學校的標準不是有了好生源才能把學校辦好,每個孩子在自己的基礎上有進步有發展才是好學校的標準,學校要有加工能力。
  新京報:學校高中部今後還不對外招生嗎?
  白宏寬:去年就開始向區域內招生,但由於學校錄取分數線比較高,為515分,外校考進學校的人數不多。我們高中現在仍然實行小班化教學,平均人數在30人左右。隨著家長的要求,之前我們每年高中招生計劃招100人,今年擴大到120人。
  新京報:學校越來越受歡迎,是因為學校的中、高考成績?
  白宏寬:考試是一個方面,更重要的是學校為學生創造各種各樣發展條件,比如學校開設了豐富的學生社團,單初中部就40多個,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社團,這些社團是學生們自主選擇的。每周一下午是高中社團日、周三下午為初三社團日、周五下午是初一初二社團日,三節課時間進行各種各樣的社團活動。
  本版採寫/新京報記者 杜丁
  本版攝影/新京報記者 李飛  (原標題:俯首18年 甘為學校“拓荒牛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y39iyjo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